搬blog完成
千辛萬苦把yahoo!blog 的東東搬到blogger
估不到搬blog與搬屋一樣
要學著捨棄
很多舊誌都沒有一同搬進新blog來
也好
舊的、不想再面對的
就這樣留在那吧
重頭開始過
今晚看了第二次的<二人餐>上一次..好像還沒有與男友分手..只是大家隱隱約約..都嗅得出有些不對勁上一次..有男朋友..不過他一句忙..所以自己去看這一次..沒男朋友..所以仍得自已去看
今日再看..劇中分手那一幕..竟與自己的那一幕一樣..就如倒模般搬了上舞台是巧合?還是根本很普遍?當大家的話題只能在吃喝玩樂中不斷打轉的時候大概..離結局都不遠了
吃過很多次飯試過不同的餐廳有的讓我們一去再去有的讓我們罵足一年真的..每一餐飯都是一個難忙的回憶偶爾經過一起去過餐廳..舌尖都像閃過當時的味道現在還可以記起他的樣貌, 他的名字, 他的電話, 他的地址, 甚至當時的衣著當時的話題再過一點時日可能會像說書人一樣樣貌名字電話地址衣著話題都忘了只記起當時吃過什麼、味道如何..
2007年2月10日...和很多不認識的人一起在壽臣劇院分享過叉燒湯瀨、火腿雙蛋公仔麵、出前一丁、福麵、香蕉味芒果布甸、白汁意粉、吞拿魚酥盒、紅酒、雜扒、紐約cheesecake很飽很滿足
由一群中學生策劃的音樂劇竟有如此水準, 實屬難得
雖然未算完美...群舞未算很齊整, 歌聲演技亦未算十分成熟
但看得出他們很有心的演, 而又的確演得不錯....甚至在我期望之上
有幾位演員演得特別出色, 女主角演唱皆優, 若不翻查場刊, 絕對估不到她只是個中四女生, 若她有心在舞台發展, 再過若干年後可能會發光發亮吧(不過請先讀好書....勿像劇中的kim一樣唷)
男主角亦唱得不賴, 表現比女主角還要穩定
至於其他角色, 最"出"的是演媽媽及雜貨鋪老闆的兩位演員, 兩位唱得很好...相信以前在校內也是常常參與演出的吧?
最後再提一個很"搶眼"的演員...都說長得高大在台上最吃香..每逢有群戲的時候....最搶眼的一定是那個全場最高的男生...名字我不知道....總之就是全場最高, 在劇首戴頭巾頭舞的那一位, 後半場他有獨唱的部份, 聲線不錯, 不過可能他唱的那首歌key較低, 未能好好聽清楚他的聲線究竟是怎樣
劇本方面沒什麼驚喜...不是說不好唷...只是一般勵志劇常見的橋段...值得讚的是沒有"硬說教"...很怕很怕那些硬說教的話劇, 此劇在帶出道理之餘又不會硬塞一些人生大道理進去, 值得一讚
佈景令觀眾很有驚喜, 負責此部份的一眾師生請為自己大大力的鼓掌
話明音樂劇, 怎能不提音樂這部份? 音樂選自名音樂劇內的歌曲, 再自行譜上中文新詞
歌詞填得很貼題, 唯有些字詞(很少部份)與音符不是太夾, 這方面還可以再琢磨
個人覺得還有幾點可以改進
在群戲時, 其他演員(場邊的配角)的叫囂聲有時大得把主角的對白都蓋去, 這方面在劇首的第一幕最為明顯, 下次在排練時可多加注意
最後是燈光方面, 有時打得不夠準, 射燈要移動幾次才對得準演員, 對觀眾來說射燈如此"郁來郁去"會分散了觀眾的注意力
總括而言, 此劇是一套很有水準很有"心"的音樂劇, 如果財政許可的話請創作更多出色的音樂劇, 期待你們下次的演出
經常有人問"如果生命只剩一小時...你會...?"
一小時, 委實不多, 如果給你七小時...你會怎樣?
個個都想在這七個小時內為自己"完夢"
然而不管達成與否...最終悟出的道理只有一個...
原來自己一直都在浪費自己的時間
如果以前有勇氣表白
如果以前可以再孝順一點
如果如果如果如果............
整套劇都是灰灰的
佈景灰灰的
服裝灰灰的
調子也是灰灰的
看得我心情也變得灰灰的
5個人5段故事
個人最喜歡的是彭敬慈那一段...不過我喜歡的是飾演爸爸的那位..呵呵
5位主要演員當中(不包括陳奕迅....陳奕迅這此真的不算主要演員...)
最亮眼的是彭敬慈, 長得高大在台上是真的吃香, 人家一眼就先看見他了
5位當中個人覺得做得最好反而是戲份較少的"處男" (遺失場刊....找不到演員姓名..sorry), 戲份最多的otto則演得一般
有時候綠葉比嬌花更搶眼...說的是飾演阿媚(妓女)的禢思敏以及飾垃圾婆的蝦頭...有經驗始終是有經驗...尤其是蝦頭....情緒轉變可稱得上"快狠準"...勁!
劇末的小演員也十分好戲十分可愛...眼看他被眾人"糟質"(又推又打....仲要幾大力下架...)真覺心痛
唯一覺得不足之處是各人唱歌時咬字不清楚....歌詞近30%聽不清楚
不過存心去看陳奕迅的觀眾可能會失望.....他出場真的不多
不過我是衝著火火而去看的...對我來說陳奕迅只是一個bonus
今次是第一次去看火火的作品...慘喇...睇怕以後我會繼續奉獻自己的血汗錢俾佢喇....
60年代的電影我所知不多...
原來會有人提對白, 有拍板妹專門拍版, 就連拍板原來都有學問
60年代的影星就更加不知道了, 除了幾個現在還有亮相的"寶珠、芳芳"..或偶爾從祖父口中聽來的幾個 "嘉玲、鶯鶯、丁伶"之外...再多就不認得了
不過無論什麼年代, 女星爭寵搏出位搏同情為保地位不擇手段...相信都是十分常見
此劇就是一套圍繞60年代影圈百態的喜劇, 劇中再加入"詭異"完素, 真的令觀眾"笑住驚, 驚住睇"
恐怖電影看得多, 不過在劇場內看鬼片真是另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其實單看佈景已覺恐佈, 雜物爛布層層疊的疊出一個光看就已覺毛骨悚然的舞台
那種"鬼聲鬼氣"配上立體聲音效....連毛孔都給嚇得豎起
神出鬼沒的女鬼在你眼前飄來飄去, 還有幾個安排巧妙的驚嚇位, 雖然驚...但也成功的帶起氣氛
還好嚇完你之後又會立刻給你幾個大笑位....真正"一啖沙糖一啖屎"...不過大家放心...笑位絕對比驚嚇位多很多....大概...10大啖沙糖才會有1小啖屎....呀...不過如果你時運高坐正"風水位"就另計.....我當晚就是時運高的一個
片中各個都演得十分精彩, 不過個人最喜歡導演余海及整容天后鳳娜這兩個角色, 十分搶戲, 幾乎有他們的地方都沒有冷場
還要一提的就是女主角郭紫韻, 上了妝後的五官、眉梢眼角..竟然與焦媛十分相像....不過她比焦媛更高挑就是了
中場休息時聽見其他觀眾閒談, 發現有很多都已是第二次來看這個劇....如果它還會tri-run, 我想我也會看多次...不過打死都唔買"風水位"
應該還有票吧...有興趣的朋友不妨碰碰運氣
一生幾十年, 每過一段時候
對事情的看法, 追求的東西都一定有變
十來歲的時候, 憧憬童話般的愛情
很多事, 想試又不敢試
好不容易找到一個, 卻因自己的幼稚及不成熟令童話破滅
廿來歲的時候, 以為自己已經看得很通透
大玩愛情角力, 要把另一方扳倒
把自己弄得身心疲累, 始發覺原來情字永遠看不通摸不透
三十多了, 未嫁的紛紛嚮警報, 有對象的卻猶猶疑疑不知所措
結了婚的也不見得一定好, 柴米油鹽奶粉尿布通通都要兼顧到
然後歲月匆匆走過了大半生
老伴先走了, 自己卻不見得會在一時三刻到老伴那邊團聚
是應該再找個伴兒, 還是自己一個等到重逢的一刻?
這套翻譯自外百老匯《I love you, you’re perfect , now change!》的音樂劇, 利用2個多小時的時間, 把大家的一生濃縮, 令每個階段所經歷的愛情通通呈現在觀眾眼前, 再配合多首歌曲, 把觀眾都迷得如癡如醉
我看的是opening, 各演員都很有energy, 而且歌演俱優, 是一套會令人看得開心愉快的劇. 4位主要演員各有各長處, 個人覺得梁祖堯&楊詩敏演技較好, 湯駿業&邵美君則歌藝了得, 大家相輔相成, 沒有讓觀眾有xxx才是真正主角的感覺
整個劇由多個短劇湊成, 故予人節奏清爽明快的感覺, 既然此劇如此安排, 則不得不提各人在短劇中的衣著扮相, 不至於很誇張, 卻極有喜劇感, 很多次只要演員一走出來, 其扮相已令觀眾捧腹, 負責服裝造形的工作人員實應記一大功
間場時出現的精子卵子十分可愛, 當中互動更是一個獨立的story, 很新鮮
梁祖堯負責翻譯劇本, 翻譯出來的作品卻十分地道, 很香港, 相信他自己一定十分喜歡原劇才會譯得如此細緻
縱使如此, 個人覺得翻譯劇本始終有script 可循, 反而歌詞方面我覺得更難掌握, 所以我認為負責歌詞的王祖藍十分十分厲害
希望風車草劇團未來帶給觀眾更多驚喜及歡樂
地鐵列車無故衝落公海, 當全部乘客爭相逃命之際, 只有一人 - 馮仁望, 沒有逃出車廂, 只是靜靜的坐著, 然後噗通一聲...誰也不知道馮生到底死了沒有, 沒有屍首, 沒有消息...他..在晴朗的一天蒸發
然後不斷有好多好多人, 都說之前與他有一面/幾面之緣, 紛紛到電視台"吹兩嘴"..
但最後....其實究竟有沒有馮仁望這個人呢?
老實說..我沒有慧根, 可能在鬧劇背後, 詹瑞文及潘惠森想帶出一些message...
不過....我是看不出來....嗯...又不是完全感覺不出來...總之不懂得怎麼說... (乜都睇大姐, 你睇到d咩? 請解說解說, 等妳唷!)
人人都欣賞詹的演技、身體語言...不過我卻看中他的歌喉
自從上次他在陳奕迅的一個迷你演唱會露過兩手(首)之後, 便一聽傾心
今次他又唱了兩嘴, 即期待他5月《萬世歌王》的演出
謝幕後更即到front desk買了今次的OST (假音人有份參與wor, 點會吾買ar我 ^.^)
看過今次演出後, 真的有些說話很想大大聲的說
不要再把黃子華與詹瑞文作比較!!!!!!!!!!
小學數學也有教的吧...兩樣性質不同的東西是不可以比較的.......
btw....我好掛住黃子華....
香港基佬的愛情生活到底是怎樣?
土生土長的香港基佬 Michael (劇中主角角色名字)可以答你一個大概
在香港這個看似開放實則保守的社會, 為保工作為保與一眾"直佬"的友誼, 大部份同性戀者都要過雙面人的生活,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直至自己精神錯亂露出破綻.....為免"激死老母搵山拜", 唯有向媽媽介紹自己的男友為"我個同學個大佬...."
Michael的愛情路與異性戀者根本沒有分別
試探投入熱戀受騙受傷失戀傷心放縱平復.....然後再開始...將以上過程重演又重演, 直至一次終於"夠運", 找到自己的"最後一個"
縱然劇中Michael一直叫自己"基佬基佬", 看似與異性戀者劃清界線, 但其實, 他對愛情的一切憧憬與感受, 實實在在的告訴了大家 --- 取向雖不同, 渴望愛與被愛的心卻無異
熱戀期時時刻刻黏著對方, 閒時煮煮飯討好另一半, 痛恨另一半的不忠, 放下尊嚴只求他回頭....大家的愛情路不都是這樣走過來的嗎?
究竟甚麼是愛情? Michael同樣給了你答案
"當你張開雙手, 閉上眼, 你仍然可以很放心地向後趺, 因為你知道, xxx(自行填上名字)一定會係你後面接住你, 這一刻你便知道, 你找到了你的最後一個, 找到了愛情"
笑中有淚(笑位真的好笑, 捧腹0個隻, 感動位亦真的感動), 與各位分享身位香港基佬的美麗與哀愁。
主角 : 梁祖堯的專業在此劇可見一斑, 神情聲線動作配合運用得宜, 令觀眾感受" 一個基佬的美麗與哀愁", 他確實做到了, 遺憾的是演出當日身體不適, 唱歌時明顯聽得出他"喉嚨一定發炎得好緊要".....聽他謝幕時說的話知道他很介意表演失準.....不過我知道他一直是一個很努力的演員(他是天生有舌懶的, 即"痴利筋", 但看他的演出你可以完全聽不出來...可見他作了很多功夫來克服這個問題....比起那些明明口舌沒有問題卻說話帶有嚴重懶音的歌星/演員....好太多了!), 相信觀眾會體諒
劇本/劇情 : w創作社出品, 必屬佳品, 信心保證。
服裝 : 該怎麼說..."好舞台囉".....出街不會看見別人穿著的那種服飾....不過是很配合setting的...很美很camp....換裝/妝極快, amazing!
音樂 : 主題曲("一個")無論曲詞都很"正", 即場買了w創作社出的cd, 收錄了多首他們音樂劇曾出過的歌, 作曲的是一個很有男人味的男人, 今日現場一見, 即被電暈, 官仔骨骨40來歲的....正職還是建築師...."去邊度搵ar!"
怖景 + 燈光: No comment
串星一堆 : 黃文慧 (嚦咕嚦咕新年財裡的老人痴呆媽媽), 楊淇, 楊詩敏 (蝦頭, 錄像演出), 湯駿業, 茜利妹(錄像演出), 林一峰(錄像演出), 何韻詩(錄像演出).....個個好戲, 尤其是黃文慧, 老戲骨就是老戲骨
同場驚喜: Wyman 駕到! 又是我的偶像之一! It's my lucky day!
期待"你咪理, 我愛你, 死未" 的演出
我本身已看過電影版(阿嬌, 吳彥祖), 亦很喜歡這個故事
今晚(19/2)有幸可以欣賞到舞台劇版本, 令我對這個故事的喜愛再加上幾分
麥高利小劇場真的很小, 只可容納最多76名觀眾, 沒有明顯的"舞台"與"觀眾席"之分
表演者就只在離第一排觀眾不夠一呎的地方做戲, 感覺很真很真, 沒有其他舞台劇的距離感
劇場小, 即代表"舞台"更少, 容不下大件華麗的佈景, 基本上整套劇的佈景就只有3件可移動的, 像兒童遊樂場中常見的"攀架"一般的佈景, 厲害的地方是利用這些可移動的佈景, 透過不同的擺法, 再配上表演者的肢體動作, 卻可幻化成不同的"場景", 可見編排的各位人員著實花了不少功夫
現場設有Live的樂手配樂, 配樂跟電影中用的大致相同, 很動聽, 但可能因場地關係, 有時配樂過於大聲, 致觀眾有時候很難聽清楚表演者的對白
由於舞台劇的導演 - 黃詠詩小姐, 有份參與原著編劇的工作, 所以兩者於劇情上分別不大, 有看過電影的自然知道, 未看過的極力推薦買碟回去看! (或者可以碰碰運氣看看還有沒有這舞台劇的票賣^.^)
全劇只有3名表演者, 就是此劇的導演黃詠詩, 另外兩位是彭秀慧及梁祖堯
先說兩名女主角
2位女主角都很入戲, 表情豐富, 舞姿優美, 彭秀慧跳得特別好(她說她跳芭蕾舞很多年了), 黃詠詩則演得特別投入
男主角梁祖堯更一人分飾很多角, 厲害的是整套劇他的服裝沒有變過, 只靠聲音表情動作的改變來表達出不同角色的特點神髓, 卻又不會令觀眾混淆, 不愧是劇帝
今晚表演後更有座談會, 與大家分享意見感受, 可惜觀眾比較慢熱害羞, 令場面比較尷尬
我今晚覺得最榮幸的地方, 就是在表演途中獲黃詠詩"欽點"幫手拿著其中一項道具-紙皮-不斷搖動, 雖然只不過是一個少少的表演者與觀眾的互動, 卻是我從未有過的經驗, 也許這就是在小劇場表演的好處, 方便與觀眾進行一些互動, 掀動觀眾的情緒, 帶動觀眾的氣氛
期待他們各人的其他演出 (19/3會再見梁祖堯, 因已經一早買了他的"攣到爆", 到時再講!)
典型荷里活大片, 有什麼好說?
音效轟到你頭暈, 爆炸炸到你失暈
劇情誇張到似科幻片
導彈可以四圍飛
抬頭望上天仲可以見到Tom Cruise 扮泰山由一棟大廈盪去另一棟大廈
個腦有微型炸彈就用心纖機電自己心口就話可以電壞個炸彈
然後再電多次又可以將自己起死回生
Tom Cruise 個角色簡直威過成龍勁過Tony Jaa, 比蟑螂更打不死
又說是什麼國家機密組織
自己老婆求其戴個visitor牌仔就可以直搗黃龍在總部閒逛兼與眾人談笑風生…
吾係卦?!
再有更多不可思議的地方
堂堂影帝Philip Seymour Hoffman 竟然落得行行企企
Match Point裡的亮眼小生Jonathan Rhys Meyers 戲份比路人甲只多一點點
Maggie Q 講廣東話是存心要逗觀眾發笑嗎?
Tom Cruise 明明5呎7都吾知有冇, 硬要扮昂藏七尺大英雄
太不可思議了吧….
存心要看特技場面爆炸連場的話是絕不會失望
只要不計較其中太不可思議的地方的話~
在此再揭露我另一嗜好 - 就是電視/電腦遊戲
Silent Hill 這個系列的遊戲我每集都玩過
今次拍成電影我又豈能不看呢?
營造氣氛方面沒有電腦遊戲般高明
電腦遊戲中營造出的壓迫氣氛
在電影裡比教遜
不過很”忠於原著”
story line 同怪物造形與遊戲完全一模一樣
一定可得Silent Hill粉絲的歡心
有些鏡頭很血腥
好幾次覺得這套電影是應該劃作3級片的
喜歡看驚戰慄片的不妨一看
我看電影有個癖好,
就是一旦看過第一集
往後如果它有第二集第三集
即使知道它橋段幾乎一模一樣,
無論外間說它拍得多爛
我都一定要把續集都看完才心息
《奪命狂呼Scream》如是
《死神來了Final Destination》如是
《殺出個黎明From Dusk Till Dawn》亦如是 (這套是真的很感痛心, 明明第一集拍得那麼的好, 第二集則慘不忍睹, 第三集更不提也罷)
還有其他很多很多.......
今次的黑社會, 我原本對它很有期望的
誰知又是一套令我失望的續集電影
真的想說一句: “杜琪峰, 你真的太over了”
有必要把鏡頭弄得這麼清楚嗎?
有必要把整盤碎肉都呈現嗎?
很多東西, “意會”就已經很夠了
沒有必要的血腥噁心是很不得人心的
人人都說古天樂做得好
我卻喜歡張家輝
雖然出鏡不多
但每次出來都很eye catching
其他方面實在沒什麼好說
故事都是環繞”王位”而起
最後由最無奈的古惑仔奪得寶座
還要”一做古惑仔, 就世世代代都係古惑仔”
死未!
多得電影節重演這部電影, 否則是真難有機會看得到
它首演時, 我太小, 還未夠18歲, 錯過了
今年終於有機會與它邂逅
愛死它了, 愛死它頭半部的瘋狂
愛死劉青雲猶如鬼上身般的眼神 (所以我也喜歡他演的"目露凶光"唷)
還有可以一次過欣賞劉青雲、吳鎮宇、張達明的白滑屁股
哈!有賺
原本想看的是"v煞", 因放映時間不能配合,又不想就此打道回府, 最後便看了獨家試愛
看完後覺得挺不錯
內容其實沒有什麼分支, 有留意宣傳的話一定知道, 所以我也不想多說
明顯方力申比鄧麗欣演得出色, 對比起他之前拍的電視劇, 有著明顯的進步, 尤其最尾他電召的士那段, 他真的很投入, 演得很好
吳佩慈........可能因為她說的廣東話太差、太好笑, 反而令我忽略了她說什麼、演什麼,
不喜歡戲中的"插曲"太多, 方力申與鄧麗欣合唱及獨唱的歌固然有, 連側田及Kary (餅女之一, 著實記不起她的中文名字)的歌都參一腳, 但以上沒有一首歌是全首或大半首亮相, 變得沒有明顯的主題曲, 況且一套戲用了這麼多流行曲, 感覺很奇怪
結局很諷刺、很意想不到, 所以我不想說, 保持神秘感 (可能其實全世界都知係我吾知...)
有類似戲中女主角經驗的女孩子(像我....)看到結局時一定會苦笑....一定....
慶幸不是與他一起看, 否則看到結局後, 只會換來令人窒息的沉默....
"嘩!超好睇呀!"
"嘩!勁感動呀!"
"嘩!喪喊呀!"
"嘩!好有意思呀套戲!"
以上是我聽回來的眾多評語
唯最後一個評語我有共鳴外, 其他均覺有點過譽
不論中文片名及英文片名皆把重點放在8隻雪犬上
但此片"人戲"及"狗戲"的比例卻是 7:3,男主角如何思前想後去尋犬的情節著墨太多, 誰主誰次令人摸不著頭腦
比例不平衡都算了, 那幾隻雪犬做戲完全不自然, 很明顯是"一口令一動作",
(對比起"小Q"的自然)很假
很感動嗎?又不算...幾頭犬...餓了就吃...吃了就睡...平常得很...有什麼好感動?! 對我來說, 稱得上感動的就只有它們對死去的同伴依依不捨的一兩個鏡頭而已....整套戲...我是真的鼻也沒有酸一下...
老實說...我覺得這套戲
挺悶
而我覺得這套戲"好有意思"的地方, 是令香港人知道在香港養雪犬是何其不人道的事... "人地要係零下幾十度生活架大佬!"
對, 我是有偏見
一向都不喜歡韓劇韓片, 總是嫌太煸情......
主角配角(不論男女)每每可以集世間霉運於一身...
眼盲耳聾口啞殘缺殘廢失憶失常
劇情千篇一律將半夜的粵語長片(多選悲劇)舊酒新瓶再拍一次...
兄妹相愛手足相殘欲斷還斷欲愛難愛
真的, 我真的一開始對這新韓片興趣/期望都不大
甚至如果不是有免費優先場戲票的話我一定不會進影院看
看畢後雖然我仍嫌它太煸情, 部份劇情更有點造作, 但亦有我覺得不錯的地方
整片由四個小故事串成, 一如它的英文片名(請看標題), 四個故事的結局都不是皆大歡喜
在此不打算一一簡介各故事的大概, 我只想說其中三個故事寫得頗為俐落, 帶點淡淡的哀愁, 很淡, 但我很喜歡 (最不喜歡其中一個講消防員的.....太煸情太造作了)
各個演員都做得好好, 因為我並不太留意韓星, 整套戲我唯一叫得出名字的就是車太鉉, 各演員都很自然
整套片大部份時間我都看得很舒服(明明是悲劇但我卻說看得舒服, 我是不是心理變態?), 挺不錯
自己冇拖拍而個個朋友都有拖拍的時候, 時間要怎樣打發?
總不好個個週末都賴在朋友身邊當個發熱發亮的大燈泡吧~
雖然自己挺享受靜靜的在家看書上網睇碟
不過有時覺得時間有點虛度
於是決定工餘學習
報讀了可能對自己的工作有幫助而又有興趣的日文課
朋友問大學有免費的你不念, 畢業了卻去念要錢的?
其實我大學時的確報過日文課, 亦上過2堂, 不過之後drop了
因為發覺一起讀日文初級的同學, 有一半的日文程度肯定不只初級
那他們還念日文初級幹什麼?
我親耳聽到他們向其他友人說"拉高自己的gpa"
不甘當他們的墊背立刻drop掉
報讀了中大的日語課程5月尾開課, 上了6堂了
感覺良好
日文的確是有趣的語言
越來越有興趣
不過如果要完成整個日語初級至高級的課程最少要4年
很~漫~長~啊~~~~
p.s 9月還要開始 master 的課程, 原本希望2年讀完master, 不過發現日文的功課頗為繁重, 如果按照原定計劃一個sem 讀3科的話, 肯定會氣絕身亡兼兩方面都不會有好成績,
惟有
1. 把master 拖長來念(大學規定最長5年內一定要念完)
2. 暫停日文課程 (不過又怕相隔太久的話, 連基本功都忘了)
未有定案
master 開學以後看情況吧可能自己handle 到呢~~(希望啦)
幾乎每間公司都有一名叫"阿姐" 的同事
擔得起這銜頭的, 多指那些年資深厚的女同事
我公司也有一個"阿姐", 不過她不是我師傅, 所以很少會有機會與她接觸
(像我這些新人, 都要有一位 senior 帶的, 每次做好譯文都要給負責帶我的senior過目, 我們公司戲稱這叫"跟師傅")
不過平時見她與其他同事相處, 都挺和善客氣的, 想必是一個好相處的人吧~
昨晚與初中同學聚舊, 講起大家的工作,
發現原來有一些"阿姐", 活像粵語長片內的惡家姑
每天最喜歡做的"公事", 就是精神虐待自家的新抱...
噢~不! 是精神虐待自家的下屬才對
席間好些朋友說, 每天上班都猶如上演一次"難為了家嫂"
每天戰戰競競的就怕行差踏錯惹得阿姐鳳顏大怒
還得定時定候進貢小吃零嘴, 只求阿姐大人別要諸多挑剔惡意留難
當然, 單憑一面之詞著實對阿姐們十分不公
可能是我的朋友粗心大意出了批漏, 被阿姐訓斥幾句便懷恨在心繼而惡意中傷也說不定
不過, 一樣米養百養人如果真的有這些阿姐的話, 各位就只好自求多福了
慶幸慶幸我工作的地方沒有惡家姑~感謝上蒼